指导
从1921年到2021年,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过了100个春秋,完成了“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”的历史性跨越。在这风风雨雨的世纪历程中,无数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披荆斩棘,志存高远不改;他们历经千帆,初心不改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,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火种代代相传,中共市北区委组织部,中共市北区委党史研究中心、市北区档案馆对全区优秀党员、退役军人进行了调研。对为时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军人和团体进行面对面的深度采访,再根据经历者的口述记忆进行剪辑,带大家重温那段厚重而辉煌的历史。今天,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聆听他们无悔人生初心的故事,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,进一步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,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和空间,永恒。第十九期原创故事《愿时光永恒——韩春林,
但愿光阴长存——青岛啤酒前线长韩春林与爱人许昕一生酿诗酿酒
(点击音频为您阅读本文▲)
韩春林与恋人许昕
登州路街道青岛啤酒社区党员志愿者
韩春林,男,1949年8月出生;许昕,女,1950年11月出生,夫妻俩都是山东青岛人,中共党员。两人于1968年成为青岛啤酒员工,见证了青岛啤酒从500多人发展成为国家二级企业的光辉历程,为青岛啤酒屡获国内外大奖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两人先后获得青岛啤酒“文明先进个人”、市北区“优秀传教士”、市北区“志愿服务家庭”、登州路街道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退休后,
青岛就像一幅精美的油画,让人百看不厌;它也像一首动人的诗,让人百读不厌;在这里,有随意的小路,有风景,有故事,一杯青岛啤酒,着实让人浪漫,流连忘返。碧海蓝天,金沙滩红瓦绿树海鲜,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,或独自拥抱海浪,冲淡疲倦,或全家度假,享受美好时光,但无论你为何来,一杯清凉的生啤,是来自青岛最真挚的问候。
淡淡的酒花香,记忆中的青岛啤酒
“青岛是个奇怪的地方,啤酒是装在塑料袋里的。”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青岛,就是从青岛啤酒说起的。而我对青岛啤酒最早的印象就是一个大锅,淡淡的酒花香。我父亲是青岛啤酒的一名锅炉工。小时候,爸爸做完工作,坐在木凳上,点上一根烟,给我讲青岛啤酒的前世今生:
▲把啤酒装进塑料袋里
1903年,青岛正处于德国占领时期。为满足德军和驻青海侨民的饮酒需要,英德商人联合成立了“德国啤酒公司青岛啤酒有限公司”。前身,地点是今天的登州路56号。当时公司投产后不久,所生产的“德国牌”啤酒便成为市场热销产品,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尤为畅销。它在1906年慕尼黑世界啤酒节博览会上一鸣惊人,获得金奖。后日本侵占青岛,工厂被日本人买下,更名为“大日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工厂”。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,南京国民政府接管“青岛啤酒厂”,更名为“青岛啤酒公司”,两年后更名为“青岛啤酒厂”。青岛解放后,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,青岛啤酒生产规模日益扩大,技术和产品质量日趋成熟,成为青岛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青岛...
▲1903年8月15日,德国啤酒公司青岛有限公司在青岛正式成立
青岛啤酒虽然久负盛名,但在我年轻的时候,还是供不应求,一般人都舍不得买。就算我爸在青岛啤酒上班,我们家也只有春节和中秋节才舍得买。我们买了两瓶,但就算买回来,我们自己也不愿意喝。相反,我们会等亲戚来了再带他们出去招待大家。记得在饭桌上,大人们一起品尝啤酒时,先是小心翼翼地倒在小玻璃杯里,然后非常仔细地品尝。我喝了一口,父亲却总是以“小孩子不能喝”为由把杯子高高举起,不让我抢。当时就想,啤酒一定很好喝,
成为啤酒厂工人,从生产线做起。1968年3月,我代替父亲来到青岛啤酒厂工作。我被分配到原发酵车间,这里也是啤酒酿造的重点车间。同年12月,妻子徐欣进厂,分配到瓶盖车间工作。那时候我们还不认识。记得当时全厂只有500多人。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多,工作条件也很艰苦。
我工作的原发酵车间当时只有一条生产线,使用的是最早一批德国设备。进厂后师傅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车间纪律。师傅说,啤酒“娇嫩”,对发酵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。由于女工身上的化妆品气味会影响糖化汁的发酵,所以该车间不允许准女工进车间,就连男工进车间前也不允许吃葱、姜、蒜等有气味的东西。在这第一堂课中,我学到了一个道理:啤酒的美味来自于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谨细致的酿造。
▲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
后来开始跟着师傅仔细学习具体的发酵过程:首先要把麦芽、啤酒花、崂山山泉水混合在一起,然后放在十几个大锅里煮。一锅可盛约14吨。过滤、冷却后糖化过程完成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温度计和糖度计的检测数据必须非常准确。现在的啤酒酿造过程由电脑系统控制,但在上个世纪,需要人工操作,严格按照程序进行。比如糖化车间的师傅们从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的糖化经验:原麦汁浓度不超过半度,水不超过50升,沸腾时间不超过半分钟。然后按比例加入酵母,充分搅拌后,在发酵前车间进行发酵8-12天。为原浆,经清酒设备过滤后,即可进入包装车间。可以说,我工作的前发酵车间既要实力,又要技术。比如我们每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刮刀把缸底的酵母刮出来。由于当时发酵罐是敞开的,啤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所以人们在清理酒罐底部。那时候刚进去很容易缺氧晕倒。我们班长每天提早一个小时来,开着风车吸收二氧化碳。然后大家下班后把酒池冲洗干净,用专用毛巾擦干。, 为下一步的糖化取汁过程做准备。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清洁工作,但如果没有经验,很容易就会多花一两个小时,而后续的所有流程都会被耽误。所以,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,大家每天都得努力工作。努力工作,用心完成自己负责的环节,让每一瓶青岛啤酒出厂都是完美的。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,每个人每天都要努力工作。努力工作,用心完成自己负责的环节,让每一瓶青岛啤酒出厂都是完美的。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,每个人每天都要努力工作。努力工作,用心完成自己负责的环节,让每一瓶青岛啤酒出厂都是完美的。
▲啤酒发酵罐
青岛啤酒知名度高,员工爱岗敬业更积极
1979年,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,青岛啤酒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“全国优质产品银质奖”,市场需求与日俱增。但当时,工厂里只有一条生产线。即使员工每天24小时加班,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。于是,青岛啤酒开始扩建和增加生产线,年产量从3.7万吨增加到5.2万吨。
随着工厂福利的提高,员工福利也随之提高。不仅看病可以报销,而且厂里还有托儿所,可以“挽救”很多带孩子的员工。那时候,我和许昕已经结婚了。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,我们在孩子56天的时候,把孩子送到了厂里的托儿所。作为“双职工”家庭,我们的举动得到了领导的表扬。不久之后,工厂出台了更好的政策。工作满8年的员工可分配住房。这使每个人都更有动力工作。,工厂会尽力帮助解决。后来,我和许昕被分配到啤酒厂(现青岛啤酒小区)的宿舍,离厂区只有一墙之隔。
▲ 青岛啤酒名气越来越大
随着青岛啤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。尽管工厂增加了生产线,但仍然供不应求。很多人会说,你们青岛人,还不能喝青岛啤酒吗?这句话是对的。当时,青岛全城啤酒供应有限。5瓶。当时生啤酒是用“炮弹(一种不锈钢啤酒桶)”包装的。老青岛人把喝生啤酒称为“喝炮弹”。一个“炮弹”可以装30升啤酒。啤酒以小罐装出售,每瓶 20 美分。像青岛饭店这样的知名大饭店,每天只供应8颗“炮弹”,顾客是不能随便买的。他们要点几道菜才算“合格” 点啤酒。当然,有时我们的员工也可以弄点“福利酒”解解馋。说起这款“福利酒”,其实是因为气压的问题,导致酒量不够时封瓶。我们将从垃圾箱中挑选出来并分发给员工。当我们收到这些“福利酒”时,别提多高兴了,但平时还是不愿意喝,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品尝。我们将从垃圾箱中挑选出来并分发给员工。当我们收到这些“福利酒”时,别提多高兴了,但平时还是不愿意喝,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品尝。我们将从垃圾箱中挑选出来并分发给员工。当我们收到这些“福利酒”时,别提多高兴了,但平时还是不愿意喝,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品尝。
记得在工厂发展的那段时间里,并没有“星期天”这个概念。大家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,为工厂奉献一切。我整个周末都在,每天都去工厂上班,连加班费都没有。可以说,我们这一代的青岛啤酒是和啤酒厂一起成长起来的,从无到有,从苦到甜,每当每一个员工走进啤酒厂的大门,都精神抖擞,就像当年的厂区一样。时光如挂在巨幅横幅上所写——“热爱青岛啤酒,为青岛啤酒奉献”,立志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,继续发展青岛啤酒。
▲韩春林荣获“青岛市先进制片人”荣誉称号
争创质量金牌,荣誉纷至沓来
1979年9月19日,叶剑英董事长视察青岛啤酒。品尝完青岛啤酒,他高兴地命笔写下:“天下谈英雄,啤酒何必熬,力争金牌更上一层楼。” 随后,李厂发出通知,青岛啤酒将参加1980年度全国质量奖,领导要求大家全力以赴,争取金奖。今年,我调到后发酵班担任班长。全班有40多人,是最大的一个群体。接到通知后,生产车间的领导和大家亲自到生产线参观,住在厂里,24小时观看每一道工序,确保生产质量不出问题。虽然程序和往常一样,但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,从大麦的选择到比赛用的罐装酒的过滤。我们都长着熊猫眼,一起不眠不休地工作。终于,那罐比赛用的酒像金疙瘩一样被小心翼翼地护送到了北京。经过评委的严格筛选,我们生产的啤酒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!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。喜报传到车间,大家都精神振奋,欢呼雀跃。用汗水换来的荣耀属于每一位青岛啤酒人。比赛用的那罐酒像金疙瘩一样被小心翼翼地押送到了北京。经过评委的严格筛选,我们生产的啤酒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!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。喜报传到车间,大家都精神振奋,欢呼雀跃。用汗水换来的荣耀属于每一位青岛啤酒人。比赛用的那罐酒像金疙瘩一样被小心翼翼地押送到了北京。经过评委的严格筛选,我们生产的啤酒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!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。喜报传到车间,大家都精神振奋,欢呼雀跃。用汗水换来的荣耀属于每一位青岛啤酒人。
▲青岛啤酒荣获“全国质量金奖”
随后,芝麻开花节节攀升,各种荣誉接踵而至。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所有啤酒品质评比金奖,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。80年代,青岛啤酒在国际啤酒大赛中三度荣登榜首;1991年、1993年、1997年在比利时、新加坡、西班牙等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;2007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,排名第68位;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;连续两年入选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颁发的“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”之一。其中,在2008年的单项排名中,
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青岛啤酒虽然很早就迈出了这一步,但在新时代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,这与“与时俱进”的发展方针和每一位青岛啤酒人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。由于青岛啤酒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,国家领导人不断莅临视察指导工作。记得在一次啤酒大会上,一位领导在讲话中说:“这是一个很久以前留下的古老作坊,历经百年沧桑,青岛啤酒的酒花久久飘香,并在新一代青岛啤酒的努力下开啤酒厂需要什么设备,青岛啤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啤酒厂需要什么设备,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这是全体青岛啤酒人的骄傲,也是青岛和中国的骄傲。” 当时我在台下很激动,是的,青岛啤酒,你们是我们最大的骄傲。
▲人们在青岛啤酒街享受美食和醇香的啤酒
青岛啤酒已成为一张旅游名片和民族文化
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,工厂拆除了旧的包装车间,新建了发酵前、发酵后的厂房,以机械化生产线取代了人工生产线。最初只供应香港,现在出口到100多个国家。例如,青岛啤酒从最初出口美国2万箱,发展到每年出口美国超过100万箱。一路走来,青岛啤酒从一开始的供不应求,发展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消费品;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喝,到现在大家可以随时敞开肚子,想喝多少就喝多少。
随着青岛啤酒家喻户晓的知名度,如何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目标。因此,厂内成立了“青岛啤酒研究所”,先后开发了数千个新品种。从包装到品质多样化,应用范围非常广泛。只要你想喝啤酒,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青岛啤酒;即使条件允许,也可以进行私人定制。这些巨大变化的背后,有党的深切关怀,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支持,有青岛市文化的支持,有各级领导班子和一代代青岛啤酒人的不懈努力。在工厂里。.
▲青岛啤酒110、115周年纪念品
经过100年的洗礼,2003年8月15日,昔日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了今天的青岛啤酒博物馆。蓝天下,红瓦绿树,向四海八方敞开。酒香扑鼻而来。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,可以触摸珍贵古老的酿造设备,探寻啤酒生产的发展历史;我们可以通过神奇的全息影像还原旧发酵罐的工作场景;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品尝到现代啤酒生产线的酿造过程。酿出的新鲜啤酒与金色的酒液缓缓倾泻而下,洁白细腻的泡沫如棉花般温暖持久。一口下去,啤酒花的清香弥漫口腔。唉,这样的青岛之行,堪称完美。
▲青岛啤酒博物馆
我家离啤酒博物馆不远,经常和爱人来这里转转,总有很多感慨。因为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生产线就是我工作时用的那条。每次看到那些机器,我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。老照片老视频总能把我带回到热血奋斗的岁月:记得1947年,伴随着跳格唱机播放的音乐,黑白画面中的男女老少欢快地喝着酒,说“青岛啤酒一杯在手,滋味无穷”已经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口头禅。这是第一支宣传青岛啤酒的广告,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告。如今,青岛啤酒已成为国家的文化符号。2020年,央视报道,青岛啤酒“跨时代欢呼时尚电影节”空降上海徐家汇地铁站。身临其境的场景设置,穿越百年的时尚与复古,让人恨不得马上买一罐青岛啤酒来一杯跨龄干杯。
▲ 青岛啤酒“跨时代欢呼时尚电影节”空降上海徐家汇地铁站
时光无声前行,青岛啤酒的故事还在继续…… 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大发,我和妻子为青岛啤酒奉献了一生。如今,我们这一代人已经退休,但岁月不老,我们相守。昔日的老员工们选择聚集在青岛啤酒社区,默默地注视着工厂的发展,感觉自己从未离开过。知诗酒长寿,愿光阴长存,青岛啤酒浓郁香香永流传。
▲韩春林与恋人许昕回馈社会
(以上内容根据韩春林及其爱人许昕口述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)
相关链接
“真诚沟通,温暖相伴”,更多精彩活动,欢迎长按文章下方二维码关注“市北党建”微信公众号。如果您喜欢本文,欢迎在文章留言区留言或分享分享给更多人,期待您的参与!
投稿邮箱:shibeidangjian@163.com